成都抗疫中的平凡英雄|岳勇:市民的配合让人感动
在成都此轮本土疫情发生时,新冠肺炎疫情数据更新时,人们关注着有无新增病例出现……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统计背后,是一个城市的共同努力,也与一项纷繁复杂的工作密切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人员需要在核酸样本异常的那一刻起就做好准备,他们要尽可能快而全面地弄清楚病毒从哪里来,在哪里停留,又曾去向哪里。
有人形容,他们就是“病毒捕手”。在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副科长岳勇看来,这些工作做得越深越细,就越能快速有效地采取防控措施,以阻断传播链,减少增量。据统计,在11月2日成都本土疫情发生以来,成都共计1000余名流调人员站在了抗疫一线。“如果把疫情比作一条洪水泛滥的河流,我们就是站在上游的筑堤人。要找准源头,截住缺口,再把容易落水的人尽快疏散,落水的人就会减少。”岳勇说。
↑2021年11月13日,岳勇(右)与同事商量工作
1.
“狼”来了,但城市不能失守
11月2日,成都发生本土确诊病例,截至11月13日24时,有26人确诊。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基因测序显示,确诊病例1与甘肃兰州确诊病例存在轨迹重叠。此轮疫情与我国西北疫情同源,同属德尔塔变异株。
对于这轮疫情,成都疾控专家们曾有过预判分析。在内蒙古额济纳旗疫情扩散之时,他们就时刻关注着疫情发展动态,准备好了各类物资和预案。
“国内西北是一大热门旅游目的地,所以我们一直担心在西北疫情发生时,游客中可能会有成都人。”岳勇说,“因此,这次西北疫情发生时,(我们)就已经开始严密关注可能存在的风险。”
实际上,对于岳勇和他的同事们来说,自从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这样的担心从来没有停止。新冠病毒传播快速而无形,这就要求身负流调重任的专家们必须时刻保持着一种紧张的状态和敏锐的嗅觉。
岳勇深知其责任重大,“不管怎样,城市不能失守。”作为成都防疫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他不断这样告诫自己。
“狼”最终还是来了,这是岳勇和他的同事们第四次与“狼”正面交锋。“前面,特别是去年春节的疫情,我们的工作更主要的是突出和梳理已有病例的关系脉络,增量很少。而这次,后续病例的连续出现让我们强烈感受到一种与病毒赛跑的感觉。”
↑岳勇(中),现场工作照
2.
和病毒的赛跑, 不漏掉任何细节
这场与病毒的赛跑从11月1日晚就已开始。
1日23时,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传来一条紧急消息——一名发热男性核酸检测初筛阳性。市区疾控人员立即行动起来。该阳性样本被连夜送到成都市疾控中心进行复核,流调、消杀、转运、居住地封控等工作也同步启动。
2日凌晨,复核结果确认:阳性。
根据流调信息显示,患者此前曾前往兰州、西安等西北地区出差,后于10月28日自重庆来蓉。截至确诊,其轨迹到达过成都多地。第一站为位于市中心梨花街的电力大楼,他于当日在此参加了一场会议。
岳勇的工作也就此开始。2日一早,他抵达电力大楼,与锦江区疾控的防疫人员会合,协助指导现场处置工作。
忙完已是下午2点。回到中心汇报完情况后,仅仅3小时,“病例2”初筛阳性的消息又很快传来。他是“病例1”的密接者,居住在锦江区娇子一号。“涉及的人较多,人员流动性也很大。”
速度,还是速度!当即,岳勇带着一位同事又赶到了锦江区疾控中心开展协助流调、摸排重点人员和轨迹区域的防控处置。这一轮忙完已是3日凌晨3点。“好在经过排查,病例2进出小区都是开车,没有与外界有太多接触。”
但新的工作又在几个小时后到来……3日白天,他又跟同事和省上专家接连走访了两个病例所涉及的轨迹区域。当晚,累得实在要散架的他在锦江区疾控中心,找了一间相对安静的杂物间勉强应付了一会儿睡眠。
↑岳勇和同事在一起工作
4日凌晨,“病例1”的同事“病例4”又出现在了锦江区。此后的两天,岳勇的工作重点全都放在了锦江区。“病例居住的小区人员多,还去过像万达商业广场这样的人流密集区,加上一个区出现了2个本土病例,情况就变得复杂了不少。”岳勇说。
好在锦江区后续未再发生新增病例。紧接着,随着“病例14”出现在新都区,岳勇又带着几名同事转战到了新都。
回看这段时间的工作,岳勇说:“流行病学调查就是需要在核酸样本异常的那一刻起就立即启动,要尽可能快速而全面地弄清楚病毒从哪里来,在哪里停留,又曾去向哪里,为后续防控提供支撑。”
3.
“封”住病毒,也要“护”住民生
尽管专家组对疫情重来早有心理准备,但此次病毒的传播力还是让岳勇觉得始料未及。“理论上来说,病毒的进化方向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生存,因此增强传播力是一个重要的进化方向,所幸的是目前监测数据显示,感染后重症比例有降低趋势。”为此,专家组对现有的防疫措施进行了实时调整。
病毒无孔不入,专家组在守护民生方面丝毫不敢懈怠。在省市专家确定娇子一号小区风险带划分时,就着实考验了岳勇。
岳勇说,如果风险区划分的范围过大,势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出行,也会大大增加区域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可如果风险区划分地过小,则起不到“封”住病毒的效果。
同样的问题在蓝光凯丽香江小区也出现过。凯丽香江小区内业主众多,周边还分布着多个小区。“到底只把病例所在的楼栋作为风险区,还是整个小区,外围的防控区域又需要划多大也是个问题。”
↑现场考察分析
3日,经过包括岳勇在内的专家组的反复考察和分析,确定风险区的划分必须坚持一个原则:既要封住病毒,确保安全,也要尽可能避免风险区的划分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反复讨论和研究后,最终确定把小区作为风险区,外围进行封控区和防范区管理,执行不同的措施。另外在物理隔绝的同时,还进行核酸筛查。”这样的措施实现了当初确定的原则。
此后在新都区“病例14”所在小区进行的封控管理,也同样按照这一原则进行。
4.
“我们就是筑堤人”
40岁的岳勇于2006年进入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在传染病防治岗位工作了15年。他因此养成了一种特殊的职业习惯:随时关注国内各种疫情发生的情况。
“我国目前主要的传染病种类有39种,算上新冠有40种。每一类情况都需要及时了解、学习,也同时为可能遇到的疫情做好准备。”岳勇说,“特别是新冠疫情,即便成都本地没有疫情发生的时候,也要随时关注其他地方的疫情变化。”
“这根弦必须紧绷着,不能放松。”他说。
传染病防治专家的身份外,岳勇还是一对8岁双胞胎女儿的父亲。自此轮疫情发生以来,他仅仅回家一次,那一次甚至没来得及抱一抱孩子就走了。
↑岳勇:我们就是筑堤人
6日那天,他和四位同事前往武侯区音乐房子酒吧等处厘清病例的活动轨迹线索,夜里10点,才忙完工作回家。一路上,他都在想象见到孩子们时,她们脸上应该是什么样的欣喜表情。对于疲累不堪的他而言,这样的想象是一剂强大的安慰剂。可是,他还没走到家门口,新的指令就来了,必须马上赶回工作岗位。
“当时回家换了身衣服,就走了。”岳勇说,不过,他立马又来了精神,“病例都在链条上,疫情仍处在可控的范围,我的工作会恢复正常。”他相信,再过一段时间,他就能有更多时间和家人们在一起,好好偿还亏欠女儿们的陪伴。
据统计,自11月2日成都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共计有1000余名流调人员站在了抗疫第一线。岳勇所在的市疾控中心也有11支流调队伍在各个区开展工作。岳勇说:“如果把疫情比作一条洪水泛滥的河流,我们就是站在上游的筑堤人,要找准源头,截住缺口,再把容易落水的人尽快疏散,落水的人就会减少。”
经过几次疫情,另一个让他感到欣慰的是,除了“筑堤人”外,更多的市民在“洪水”发生时已能够自动远离这条河流,面对疏导也更加配合。“疫情中,很多市民无条件的配合很让人感动,自我防护也已经增强。”
他坚信,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定是胜利。
红星新闻记者 戴佳佳 摄影记者 缪睿哲
- 来介绍一下 怡开胰激肽原酶的用法用量
- 2亿女性被更年期综合征困扰,中医帮你调
- 老年痴呆与饮食生活习惯有关
- 夏季心血管疾病高发期 老人该吃什么好
- 老人牙齿不好怎么吃才能不缺营养
- 老人手抖预示身体不健康信号
- 老年人午睡养生也是有讲究的
- 老人保健养生 讲究正确方式方法
- 老人多吃草莓和菠菜 抗氧化提高20%
- 老人睡午觉 衣服不宜穿太厚
-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多发性疾病
- 老人冬季抗寒喝汤最好
- 安全性是老人运动的重要前提
- 老人晨练是好事但是也要注意一些禁忌
- 元宵和汤圆有什么区别 吃元宵的禁忌有
- 元宵节的传统食物有哪些
- 有关小年的传说是什么 小年有哪些传统
- 冬至的饮食习俗 一起看看吧
- 用微波炉加热或烹饪 会影响营养吗?
- 火气大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日常吃什么降